张志清:风物志里的七夕风俗
一起晒书,典籍里的七夕

  讲述人:张志清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
  晒书:《四民月令》《西京杂记》《东京梦华录》《荆楚岁时记》等
  银河自有人间渡——风物志里的七夕风俗
  从甲骨文里的七月祭祀到今天西和县(甘肃陇南)保留的乞巧民俗,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那从历代典籍中追溯七夕的起源是怎样的?古人又是如何过七夕的呢?
  七夕典籍溯源
  七夕起源的典籍记载大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天象的观测。
  七夕的核心意向就是牵牛织女的星神话。《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大概意思是,天上银河中的星星特别亮,是织女星一天到晚在徘徊。她好像织不成布了吧。明亮的牵牛星啊,你怎么还不驾车赶来。说明最晚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牛郎织女星神话的雏形了。茅盾先生认为,牛郎织女传说是现存最完整而且有趣味的星神话。在流传下来的古代纬书中,二十八宿的北方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整体形如龟蛇,称为后玄武,随天左旋。其中就有牛、女二宿。在古人眼里,天地开辟,元历纪名,日月五纬,俱起牵牛。月精所生,布帛女工,珍宝收藏,内政纲纪等,俱宰织女。《夏小正戴氏传》也记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出土于河南南阳的东汉画像石也画了牵牛织女拟人化形象。汉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好像是《诗经·小雅·大东》篇的汉代翻版。
  曹植是建安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七夕咏》最早提到了“七夕”,说:“临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明代浙江山阴人罗颀写的《物原》一书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典籍里只是记载了楚怀王湘山宴会、与神女在巫山相会云雨的故事,都没有记载七夕,这条史料的来源颇可存疑。
  牵牛织女传说正是古代男耕女织这个农业社会的反映。康熙年间焦秉贞绘的《耕织图》有45幅,其中耕图21幅,织图24幅,康熙皇帝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于织女耕夫寒苦,让内廷供奉焦秉贞绘制《耕织图》,每幅图亲题诗一章。原图在法国收藏家手中,国家图书馆藏品为清康熙间朱圭刊本。颐和园昆明湖西岸现在也复原了耕织图景区。
  典籍中的七夕节俗
西京杂记

  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说:“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该书还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写西汉杂史、遗闻轶事。“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故事均出自此书。这条记载说明,早在西汉时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七夕节俗,如临百子池乞子,作于阗乐,系五色丝,甚至穿针乞巧等,反映了汉代的七夕节俗。南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夏秋之际,始缝寒衣。女子在七夕向上天祈求给自己一双巧手。连政府都要把象征性的把织布机上的机杼拿来祭拜。《唐书·百官志》就记载说:“织染署,七月七日祭杼。”晚上,人们把庭院洒扫干净,或登上高台、高楼,布置香案,放上瓜果美酒,观星祈愿。乞巧节俗中,要“对月穿针”,针有七孔针、九孔针,女子们比谁穿得快、穿得准,胜者叫做“得巧”。
  荆楚岁时记

  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夕时游宴酒馔、喜蛛应巧、高楼拜月、对月穿针、演奏清商之曲的节俗:“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於庭中,求恩於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喜蛛应巧在前面所说的《荆楚岁时记》里就有记载,称为“喜子”,不过是在瓜上结网。也见于唐人诗,如李商隐《辛酉七夕》诗中说:“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就是说关键还要酬谢乌鹊,正是因为它们才让牛郎织女久别相会,怎么能够去向蜘蛛乞巧呢。杜甫在《七夕》诗中更把喜蛛看作小人,诗中说:“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说到了“七月七夕”很多地方都卖磨喝乐,就是一种“小塑土偶”泥娃娃。这些小土偶都“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甚至“有一对直数千者”。“磨喝乐”是一种从宋代开始出现七夕节物,预示求子多福,经典形象是娃娃手拿荷花荷叶。七夕时“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装,竞夸鲜丽。”
  《东京梦华录》中还记载了好几种七夕好玩的玩具吃食。水上浮,就是木制的凫鴈鸳鸯鸡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可以放在水上漂浮,类似今日大黄鸭。谷板,就是一种小型盆景,在小板上放土种粟,生苗后,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仿佛村落之态。花瓜,就是用“瓜雕刻成花样”。笑靥儿,就是巧果。又叫果食花样,奇巧百端。若买一斤,数内一定有一对披甲胄者,如门神之像,叫做“果食将军。”巧果图样有捺香、方胜,方胜是二连方的彩胜(含义为“博戏取胜”的饰品),由两个菱形叠加,一个菱形的角与另一个菱形的中心对应,象征着“同心”。明代汤显祖所作《捺香方胜同心记》中,就有这样几句:“捺香方胜同心记,对星河长久夫妻。从今后岁岁相缠五色丝。”种生,就是把菉豆、小豆、小麦放在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其实就是用彩色丝线捆扎的豆芽。双头莲:“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宋代女子拜织女,男子拜魁星,女子盼望心灵手巧,男子盼望蟾宫折桂,都是现实世界的美好愿景。
  东京梦华录
  

  明清的七夕节俗更加程式化。如《群碎录》中记载的化生,是七夕“用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丢巧针:“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徵矣。”
  

  七夕与晒书
  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汉武帝故事》记载:“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武帝於猗兰殿。”还说“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记载了汉武帝就生于七月七日,而且宫中在七月七日晒衣裳已经形成了节俗了。《汉武帝故事》又名《汉武故事》,这部书的成书年代最早可上溯至西汉成帝时,至迟在东汉中期就已经出现,南朝时形成定本。七夕处在夏秋之交,风朗气清,可以晒衣晒书,防止霉变生虫。
  《晋书·阮咸传》描写“竹林七贤“阮咸与叔父阮籍任达不拘的故事,说二人居道南,家很贫穷。而住在道北的阮家很富,“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於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晒书,在东汉古籍《四民月令》中就有记载,说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世说新语》写“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王隐《晋书》中记载曹操在七夕征辟司马懿的故事。说曹操想征召司马懿做官。司马懿称病不应召。曹操就派心腹在门外偷看,正好看见七月七司马懿在家里晒书,根本没病。于是曹操又派使者征召,说再不应召就要收拾他。司马懿害怕,只能屈从。宋朝宫廷也有特别的项目,就是在七夕举行“曝书会”,把宫里珍藏图书、字画、钟鼎、彝器拿出晾晒,大臣文人借此一饱眼福。皇帝还赐宴同乐。今天,全国图书馆也在七夕这天举办“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借古代风俗,倡导大家保护古籍,交流读书心得。
  伏尔泰曾说:“历史是对事实的真实的叙述;与此相反,神话是对事实的虚构的叙述。”探索“七夕”从星神话到人神话、再到传统节俗的演变史,我们实际上是在与人类认识的历史在打交道。无论这些认识是虚构的、还是错误的,它至少是人类社会状况在精神生活上的反映,寄托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感情。这种反映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应该加以研究和继承。
  如今,人类的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另类虚拟空间,就是“元宇宙”——这个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让中华优秀文化典籍映射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实现屈原和李白遨游天地、穿越时空的理想。目前国家典籍博物馆与鲸探平台联合推出了《天工开物》“乃服”和“杀青”等五个章节的数字藏品,通过3D技术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实现“数字+典籍”的活化,在数字领域中延伸人类的生命、想象和乐趣。